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中新网上海11月19日电 (谢梦圆)土木工程技术创新与智能建造学术研讨会18日至19日在沪召开,会上发布的《中国盾构/TBM隧道智能建造蓝皮书》(下称“蓝皮书”)指出,中国目前已经成为盾构/TBM全球最大的生产国和最大的市场,2023年生产数量达661台。中国盾构/TBM装备已经出口海外约40个国家和地区,设备多项性能在海外客户评价中名列前茅。
隧道工程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盾构/TBM法作为高度机械化的隧道施工方法,相较其他隧道施工方法具有安全、优质、高效的特点。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加速中国隧道行业走向国外,中国盾构/TBM也在世界舞台得以展现。
蓝皮书指出,目前,中国隧道工程采用盾构/TBM法修建的占比不足15%,提升空间巨大,隧道智能建造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在新兴技术助力下,中国从“智能感知、智能设计、智能预制、智能掘进、智能安装、智能构筑、智能环控、智能运输、智能管控”九大方面,逐步形成了盾构/TBM隧道智能建造整体架构和技术体系。九大智能成果在沪杭客专公司建设、中铁隧道局施工的沪渝蓉高铁崇太长江隧道项目中实现常态化现场应用。
这样的成果并非一蹴而就。蓝皮书显示,1965年中国制造出第一台盾构/TBM。1985年,中国首次引进美国制造的开敞式盾构/TBM,开启了中国全断面隧道掘进机装备引进。2007年,中国与法国开展装备联合研制,初步掌握了大直径泥水盾构制造技术。直到2008年研制国产首台复合盾构“中铁一号”,才拉开国产盾构的序幕。而后,中国盾构/TBM装备走上快速发展之路。
同时,蓝皮书也指出,当前盾构/TBM隧道智能建造技术虽已形成了体系,但参建各方针对隧道智能建造技术研发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仍然存在设计与施工协同不足、技术创新深度与成效受限的问题。下一步,应成立盾构/TBM隧道智能建造创新联盟,促进智能建造技术发展进步。(完) 【编辑:刘阳禾】 新闻结尾
重磅揭秘:91九色PORIN蝌蚪的奇特生物学特性与生态价值解析的相关文章
国家数据局:到2029年 数据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15%的相关文章
日媒:日本首相石破茂及相关政治团体再次被检举
加拿大首次英、法、中三语模拟联合国大会在多伦多举行
财政部:保持必要支出强度,确保重点支出应支尽支
全国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上线试运行
时间不再是敌人,网络文学让“老年人不老”
法国运动员44米悬崖极限跳水 刷新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