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中新社香港10月16日电 题:行政长官施政报告劲吹改革风
中新社记者 香卢平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16日公布其任内第三份施政报告。这份主题为“齐改革同发展,惠民生建未来”的施政报告,以“改革”为主线,以“发展”和“民生”为落点,全文“改革”“革新”之类字眼出现频率超过40次,展现了特区政府锐意改革的决心。
改革首要是树立系统思维。正如李家超在施政报告开篇所言:“改革过程中,要判断哪些要‘由零建立’,哪些要‘动手术’拨乱反正,哪些要‘固本培元’。”当前,香港“治”的基础不断巩固,但贫富差距、住房等深层次问题尚未根治,经济复苏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亦待解决,需不断识变、应变、求变,因时、因地制宜地判断施政优次。
改革的目的之一是如何把香港发展的“蛋糕”做大。而发展经济、提升香港竞争力,不仅要“固本”,还要“焕新”。金融、航运和贸易是香港固有的优势产业,三者牵引相扣、相辅相成,今年的施政报告着重提到巩固此三个产业的国际中心地位,并提出打造国际黄金交易市场、加快绿色航运中心建设、构建高增值供应链服务中心的措施,希望让香港原有“金字招牌”更闪亮;此外,施政报告中还辟出专章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际高端人才聚集地,加码“抢人才”的同时,不断发掘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等新的增长点,以科技和人才持续激发香港“兴”的动能。
改革的目的之二则是让香港每个持份者都能享受到“蛋糕”的“甜”。“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制定这份立足改革、寻求突破的施政报告,李家超和团队用了超过3个月的时间准备,广泛搜集民意,进行了大量务实工作。社会各界看到,对于住房问题这一香港“民生痼疾”,特区政府提出以立法方式将劏房改建为“简朴房”,并公布一系列配套措施,逐步、有序地让香港社会告别劏房。另就住房、医疗、养老、扶贫、青年等关注议题,施政报告亦逐一做出回应。
诚然,任何改革都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只靠一方就能完成。如李家超所言:“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结时。”新的施政年度,香港发展亦进入新的阶段。相信有国家的大力支持、有特区政府的“以结果为目标”、有社会各界全力配合,香港必能遇强愈强,再创高峰。(完) 【编辑:刘阳禾】 新闻结尾
快中考了姐姐让我c黄,紧张的备考中我们共度时光,分享学习经验与快乐。的相关文章
10月1日铁路上海站预计发送旅客65.5万人次的相关文章
国庆假期旅游高峰将至 雾灵山做足准备迎接八方来客
宁夏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戈一审获刑10年8个月
(身边的变化)杭州打造居家适老化改造“样板间” 让居家养老更友好
两岸信众湖北当阳祭关公:维护共同的文化传承
供暖季来临,呼和浩特“十八般武艺”让温度“不掉线”
中老铁路磨憨列检作业场安全技检货运车辆突破70万辆